中國時報【余祥╱台北報導】
2018年起國小生的語文必選課程中,新增了新住民語言,不少學者「樂觀其成」,因為當學校教起新住民的語言,表示台灣社會不再漠視他們的文化,對新住民來說是很大的肯定,更能翻轉他們的弱勢處境,只是教育部此舉「宣示」意義重於實質效果。
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助理教授何景榮表示,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中新增了新住民語言這個選項,重點是保障了新住民母語的受教權,至於很多人質疑,每周40分鐘的授課時間,是否能達到語言的學習成效。他認為,關鍵不是時數,我國英文課程的時數夠多,但許多人還是說得零零落落。
何景榮認為,若是未來新住民語言教學,老師能營造出好的語言環境,且提供能引起學生興趣的教學,並且加入3C設備,加強聽與說的能力,不基隆電動床再落入過去推動英語課程,使用紙筆教學的舊思維中,語言教學成效將有很大的突破。
「燦爛時光」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張正也說,開設新住民語是一種宣示意義,讓新住民二代知道自己的語言是可以被教學的,未來,對學生而言,自己媽媽將不再是「中文很電動升降床電動床補助差的媽媽」,而是某種新住民語很強的媽媽。
但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座教授陳超明則認為,必須先定位清楚新住民語是母語還是外語,因為兩者之間的教學方式、教材及學習模式都不同,他認為,若定位為母語,應該要在家學,否則每周只上一堂的語言課,「根本是政治宣示而已」,就像許多小孩在家不用閩南語跟阿公說話,出去外面學羅馬拼音,結果學的四不像。
陳超明認為,台灣社會應先建立起對新住民文化及多元文化的尊重,讓新住民小孩能夠很驕傲的說自己的語言才是正途,否則若是學校本身對於語言仍存有歧視,就算開設課程,新住民二代一樣不敢開口、不想承認自己的身分。
AF292F5CD4044733
留言列表